大家好,我是楚袀,80 后互联网健康博主兼康复理疗师。最近好多人跟我吐槽:“颜老师,初秋也太难受了!白天热得想吹空调,晚上又干得嗓子疼”“吃点东西就腹胀,孩子还总拉肚子” —— 其实这都是初秋 “外热内燥 + 脾胃虚” 闹的。夏天吃太多冰西瓜、喝太多冷饮,脾胃早被伤了,秋天一到燥气又来欺负肺,再加上昼夜温差大,病邪特别容易找上门。今天我就把初秋养生的 4 个核心原则、要防的 5 种病,还有 3 道简单药膳教给你,再说说泰谦堂・醋蛋归元液怎么帮着调,让你和家人少遭罪。
先跟大家说个关键:初秋不是纯 “秋”,是 “暑热没退、燥邪刚冒头” 的过渡期,所以养生得 “两边顾” —— 既要防夏天的余暑,又要护秋天的肺,还得把夏天亏了的脾胃补回来,这是大方向。
![图片[1]-初秋又热又干还拉肚子?4 个原则 + 3 道药膳帮你平稳过!-智健家](https://www.aihealthhub36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ScreenShot_2025-10-03_184146_570.png)
第一个原则:防秋燥先润肺。肺是 “娇脏”,一干就闹脾气,比如早上起来干咳、嗓子紧,甚至皮肤起皮。中医说肺属 “白”,多吃白色的东西准没错,像我每天早上会泡杯银耳羹,加一勺蜂蜜;下午吃个雪梨,有时候也会把 10ml 泰谦堂・醋蛋归元液兑在梨汤里 —— 它里面的枸杞、桂圆是润的,醋是酸的,能收敛肺气,喝着不刺激,还能缓解口干。记住别吃葱、姜、辣椒这些辣的,越吃越燥,我上周嘴馋吃了火锅,结果咳了好几天,大家可别学我。
第二个原则:脾胃虚要清补。夏天吃太多凉的,脾胃早没力气了,初秋再瞎 “贴秋膘”,吃大鱼大肉,只会越补越胀。正确的该 “清补”,比如多吃点红豆、绿豆健脾,瘦肉、鱼肉补营养但不油腻。我给孩子做过油菜燕麦粥,先把燕麦煮软,再放切碎的油菜煮两分钟,清淡还养胃,他之前总腹胀,喝了一周就好多了。要是觉得食补慢,也可以每天喝 10ml 泰谦堂・醋蛋归元液,兑点温水喝 —— 里面的鸡蛋、鹌鹑蛋能补营养,还不加重脾胃负担,我那脾胃弱的客户喝了都说 “胃里舒服多了”。另外西瓜、冰饮别再吃了,尤其老人小孩,吃了容易拉肚子。
第三个原则:春捂秋冻别硬扛。“秋冻” 不是让你大冷天穿短袖,是穿衣别太厚,稍微有点凉就行,这样能提高抵抗力。但早晚温差大,早上出门可以穿件薄外套,中午热了再脱。运动也别太猛,像我每天早上快走 30 分钟,微微出汗就行,要是大汗淋漓,反而会耗阳气。作息得跟着调,晚上 10 点前睡,早上 6 点起,顺应秋天 “收敛” 的节奏,我之前熬夜,早上起来脸又干又黄,调了作息后明显好多了。
第四个原则:昼夜温差大要防病。初秋最容易得 5 种病:心脑血管病(天热出汗多,血液稠,容易堵)、中暑(没出伏还很热)、腹泻(肠胃弱 + 吃凉的)、风燥感冒(又干又凉)、关节炎(早晚凉邪侵关节)。我给爸妈的建议是:每天喝够水,别等渴了才喝;午后别出门,出门带瓶淡盐水;不吃隔夜菜,孩子的餐具要消毒;晚上睡觉盖薄毯,别让关节露着。我还让他们每天喝泰谦堂・醋蛋归元液,它能帮着调脾胃、润肺气,相当于给身体加层 “防护盾”。
最后给大家推荐 3 道初秋药膳,简单又管用:第一道大麦芽煮汤,大麦芽 50 克 + 瘦猪肉 200 克 + 冬瓜 300 克 + 陈皮 25 克,煮 1.5 小时,理气健脾,适合腹胀的人;第二道雪梨百合汁,雪梨和百合加水煮,清热润燥,嗓子干的人多喝;第三道就是我之前说的油菜燕麦粥,养胃除燥,老人小孩都能吃。
今天你就可以试着做道油菜燕麦粥,晚上少开会儿空调,明天早上快走 10 分钟,有啥不懂的随时找我,我帮你定制专属方案。初秋养好了,冬天才少生病,咱们一起舒舒服服过渡到深秋!
![图片[2]-初秋又热又干还拉肚子?4 个原则 + 3 道药膳帮你平稳过!-智健家](https://www.aihealthhub36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9/醋蛋液640.png)












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