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连自己在卖什么都说不清,谈什么赚钱?

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困惑?每天忙着发内容、涨粉丝、搭网站,可客户问 “你到底能帮我啥” 时,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;明明自己有干货、有经验,订单却少得可怜,只能靠碰运气成交?

其实问题根本不在粉丝多少,而在你没说清 “自己这个产品到底值啥”。今天要聊的 “个人产品说明书”,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—— 它不是简历,不是宣传单,而是让客户不用见你,也愿意买单的信任密码,更是你个人商业的核心地基。

图片[1]-你连自己在卖什么都说不清,谈什么赚钱?-智健家

一、先搞懂:个人产品说明书到底是啥?

它的核心就是回答 4 个客户最关心的问题,这也是成交的关键:你能解决什么问题?用什么方法解决?专门服务谁?为啥要选你而不是别人?

别小看这 4 个问题,很多人做变现失败,就是因为没说透。它不是让你自我介绍 “我是某某”,而是把你的价值摆到台面上,让客户一眼看清 “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”。说白了,这就是你从 “靠自己干活赚钱” 到 “靠系统变现” 的起点。

二、写说明书,其实是一场认知升级

写说明书的过程,比结果更重要 —— 它会逼着你想明白一个关键问题:你到底给客户交付的是什么?是一个明确结果(比如 “30 天学会短视频剪辑”)?一段陪跑过程(比如 “1 对 1 辅导 3 个月”)?一套可复制的系统(比如 “带货话术模板”)?一次服务(比如 “文案润色”)?还是一种方法(比如 “高效复盘技巧”)?

想清楚这个,你就不再是单纯发内容的 “输出者”,而是有清晰价值的 “提供者”。不用再靠推销拉客户,客户会因为需要你的价值主动找你。

三、为啥一定要写?三大核心价值

  1. 把 “我懂” 变成 “你懂”:很多人觉得自己专业,但说出来的话太空泛,客户听不懂。说明书能帮你把模糊的 “感觉”,变成清晰的 “干货”。
  2. 少费口舌建立信任:不用再追着客户解释,说明书会主动告诉客户你能做啥、做得怎么样,让客户从 “被推销” 变成 “主动选你”。
  3. 打造可复用的 “赚钱资产”:你的价值不再只靠你本人交付,而是被打包成可以传播、复制的资产,就算你不忙,也能持续变现。

四、好说明书的标准:不是介绍,是系统

最差的说明书是 “我是某某,提供 XX 服务”,说了等于没说;最强的说明书,一定要包含 “解决的问题 + 核心系统 + 服务人群 + 验证案例”,形成完整的价值闭环。

比如不说 “我做职场辅导”,而说 “帮刚入职 3 年的职场人解决晋升难问题,用‘目标拆解 + 技能提升 + 人脉搭建’系统,已经帮 200 多人成功升职”—— 这样才让人有买单的冲动。

五、10 个接地气的包装方法,照做就行

  1. 公开 “核心假设 + 成长日志”:比如 “我认为职场人晋升难是因为不会拆解目标,后续会根据客户反馈调整方法”,透明才显真实。
  2. 画 “不适合服务谁” 画像:明确说 “不欢迎只求速成、不愿付出的人”,筛选合拍客户。
  3. 做 “迷你体验工具”:把方法做成 15 分钟能用完的表格、小测验,客户用着觉得有用,才会买单。
  4. 做 “问题 – 方案” 对照图:列个表格,左边写客户常见问题(比如 “不知道怎么写简历”),右边写你的解法,一眼看明白。
  5. 晒真实工作过程:比如 “今天帮客户改简历,先分析岗位需求,再优化关键词,最后调整排版”,做给客户看比说 “我专业” 管用。
  6. 秀 “信任网络图”:比如 “我的导师是 XX 行业大咖,合作过 XX 公司”,借别人的信任帮自己加分。
  7. 说清 “为啥这么定价”:比如 “1999 元的辅导费,包含 3 次 1 对 1 沟通 + 定制方案,节省你至少 3 个月的试错时间”,让客户觉得值。
  8. 搞 “5 天认知挑战”:设计 5 个轻量练习(比如 “每天 10 分钟拆解工作目标”),最后引出你的核心方法。
  9. 做 “合拍测评”:10 道题让客户自测(比如 “你愿意花时间落地方法吗?”),匹配才长久。
  10. 当成 “活文档” 更新:标上版本号(比如 v1.0→v2.0),记录 “这次更新了 3 个客户反馈的高频问题解法”,让人看到你的进步。

六、别等完美,现在就动手

最后想说,个人产品说明书不是一篇作文,而是你的商业核心。写好它,你就从 “靠干活赚钱的人”,变成了 “有资产、有复利的创作者”。

不用追求一开始就完美,哪怕写得粗糙,先把 4 个核心问题答清楚,就是成功的第一步。今天就花 1 小时,写下你的第一版产品说明书 —— 比涨 1000 个粉丝更能帮你变现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